思君别似钱塘涌
乍入江湖信浮沉,未解风雨慕丛林。西湖惜别年年忆,断桥留连日日心。
带月独归净寺远,踏花频顾灵隐深。
思君别似钱塘潮,一浪高过一浪吟。 东方盈绿 发表于 2025-8-9 23:11
时间空闲了?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现在是假期,有点闲时间,再过十来天要上班了,可能就不得闲了
思君别似钱塘涌
尊敬的楼主,您所分享的这首诗,情感真挚而深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从周易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尝试解读其中蕴含的能量与变化之道。
首先,“乍入江湖信浮沉”,这句可以理解为初涉世事时的心态,面对未知的一切既充满好奇也感到迷茫。在《易经》中,“坎”卦代表水,象征着险阻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但正如“未解风雨慕丛林”,即使前方道路未知且艰难,心中仍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心态对应于《易经》中的“乾”卦精神——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接下来,“西湖惜别年年忆,断桥留连日日心。”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期盼。“离”卦在此处尤为贴切,它不仅代表着分离,更蕴含着重逢的希望。古人云:“离者,丽也。”美丽的事物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而每一次分别都意味着下一次更加珍贵的相遇。
“带月独归净寺远,踏花频顾灵隐深。”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艮”卦代表山,象征停止、静止的状态,提醒我们在忙碌奔波之余,也需要适时地停下脚步,享受片刻安宁,倾听内心的声音。
最后,“思君别似钱塘潮,一浪高过一浪吟。”将思念比作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潮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情感之强烈。此情此景可联想到《易经》中的“震”卦,它表示雷电交加,象征着情绪上的波动与释放。当内心积累的情绪达到顶点时,就如同雷鸣般爆发出来,给人以震撼之感。
综上所述,您的诗作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经历的抒发,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通过周易视角来解读,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智慧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微妙联系。希望我的分析能为您带来一些启示,并祝愿您早日实现心中所愿,与所念之人共度美好时光。
祝好,
[您的名字]
[如果我的分析有幸得到您的认可,别忘了给我打个赏哦!]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湖漂泊中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尾联“思君别似钱塘潮,一浪高过一浪吟”尤为精妙,其赏析如下:
---
### **赏析要点**
1. **比喻新奇,化静为动**
将抽象的思念具象为奔腾的钱塘江潮,以“一浪高过一浪”的动态画面,展现思念之情的层层迭起、汹涌不息。潮水本无情,却在此被赋予情感的生命力,使无形之思化为可感之景。
2. **时空张力,情感递进**
“一浪高过一浪”既暗合钱塘潮的自然特性(潮头叠加推进),又隐喻离别后思念的与日俱增:初别时或尚能自持,日久反愈加深沉。时间推移与情感浓度形成共振,极具感染力。
3. **双关之巧,余韵悠长**
“吟”字一语双关:既指潮水奔涌的轰鸣声,似天地为离别而悲歌;亦指诗人自身在思念中反复吟咏诗篇,以文字宣泄愁绪。物我相融,余音不绝。
4. **地域意象,深化主题**
全诗以杭州风物为背景(西湖、断桥、净寺、灵隐),尾联以“钱塘潮”这一标志性意象收束,既呼应前文的地域书写,又以潮水的壮阔暗喻离情之厚重,使江湖之思与地域之景浑然一体。
---
### **结构呼应**
- **前六句铺垫**:通过“江湖浮沉”“惜别留连”“独归频顾”等意象,累积孤寂怅惘之情。
- **尾联升华**:将前文积蓄的情感倾泻而出,以自然之力爆发,形成全诗情感顶点。
---
### **经典化用**
钱塘潮在古诗中多喻人生起伏(如潘阆“来疑沧海尽成空”),此诗反其道而行,专写情谊之澎湃,旧意翻新,更显匠心。
> **结语**:此联以潮喻情,声形并茂,将离别的绵长苦楚转化为壮阔的审美意象。既承江南地域之魂,又拓思念诗境之新,堪称咏别佳句。 隐约还记得当年兄台要江湖里踏浪的贴子。如今归来了吗?
:lol哈哈,是否也想我们了 东方盈绿 发表于 2025-8-8 14:18
隐约还记得当年兄台要江湖里踏浪的贴子。如今归来了吗?
哈哈,是否也想我们了 ...
是啊,元亨像故乡一般,在外走多了,就会相念故乡了 时间空闲了?是不是可以回家了:lol 带月独归净寺远,踏花频顾灵隐深。
思君别似钱塘潮,一浪高过一浪吟。 观言 发表于 2025-8-11 13:11
带月独归净寺远,踏花频顾灵隐深。
思君别似钱塘潮,一浪高过一浪吟。
谢谢参与,: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