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在线起卦 | 八字在线排盘  | 玄空飞星 | 在线取名 | 奇门遁甲在线起局 | 紫微斗数排盘 | 梅花易数 | 大六壬 | 金口诀 | 小成图 | 小奇门
首 页 | 奇门排盘 | 电脑简测八字算命 | 在线测姓名 | 奇门遁甲在线排盘专业版 | 详批八字 |  在线周公解梦 | 免费在线算命  | 在线万年历老皇历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4401|回复: 51

[原创] 远离诗歌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2-10-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学时特别喜欢诗歌,书店里常见的诗集似乎都让我看了、收集全了。
那时在我心目中,似乎只有诗歌值得收藏。
我的书箱中塞满了诗集,其他书都放在外面的纸箱子里仍尘土飞扬。
那时候整天处于一种情绪当中,我的心境跟李金发的诗相仿佛----朦朦胧胧糊里糊涂。
那时很喜欢一句话:“有点儿迷茫,有点儿惆怅,有些失落,这就是文学。”

有次我一个不怎么看诗词的同学取出我书桌中的《唐宋词鉴赏词典》翻了几页,说,怎么全是些壮志难酬,郁郁寡欢的诗。
他的话,让我警觉,我在想是不是诗歌影响到我的情绪。
现在想想,一个学生,有什么不得志的大事?
我大学毕业后就几乎不看诗词了。

当一个人远离诗词,就没有东西去诱导、培养、强化内心的那种消极情绪。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消极的种子。你不给它浇水它自然干枯死去消失。
老子论修养,说是不见可欲之物使心不惊。
诗词不是可欲之物,但它一定是打火石,让我们本该可以平静的心中无端擦出许多火星,甚至燃起大火。
有人会说了,诗歌也有很豪放的么,但是豪放的诗人也是很情绪化的对不对?
苏东坡是豪放派,你去看看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试试。

远离诗歌,还原一颗平静的心。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42 威望 +2 魅力 +14 贡献 +9 金豆 +11 收起 理由
雪梨 + 6 + 3 + 2 + 3 表示支持!
foranything + 15 + 1 + 5 + 3 + 5 表示支持!
二哥 + 15 + 1 + 3 + 3 + 3 原创
洛神香妃 + 6 + 3 + 1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个红包,表示心意!"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2-10-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言志
于我而言 有时候是人影响诗歌
就像辛弃疾
他的词总归是豪雄中见悲壮之情
但是了解他生平的人都知道 他本无意于做词人
稼轩21岁起兵山东
曾经以50人深入5万人的军营生擒贼首
此等抗金豪气和热情 凡人难及
却无奈做了二十几年闲官  杀敌复国之志无法实现
只好寄情于诗词发泄
他自己也说是“写尽胸中块垒未全平”
这里引用一段黄梨莊的话:“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文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今欲与搔首傳粉者此,是岂知稼轩者?”
我每每跟学生讲起稼轩 我也教他们先把他看成是一个将军 一个武人 一个英雄  然后才是一个词人 这样才更能接近他的思想  从而理解他 欣赏他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5 威望 +1 魅力 +5 贡献 +3 金豆 +5 收起 理由
foranything + 15 + 1 + 5 + 3 + 5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神香妃 于 2012-10-6 13:05 编辑

东坡自是有所不同 其词中多是旷达之外夹带着一丝丝愁绪
至于十年生死两茫茫之类的悼亡词 却能见其对亡妻的深情  十分难得
他一生受尽坎坷  最终于佛道中寻求解脱
换做平常人 早就满腹抱怨了
他当时被贬去荒蛮之地 却能“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戏称“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他的政敌章惇看了他的诗 很不满 又想办法把他贬到了更远的地方
他跟章惇从朋友到敌人 只见章惇迫害于他  他却始终没有抱怨过章惇一句
以至于后来章惇被贬海南 他被召回 他还是在给章惇儿子的信中细细嘱咐该带哪些药之类
他的那封信被一些学者称作是“人道主义文献”
由此也可见其平和 宽容 非寻常人能及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神香妃 于 2012-10-6 13:06 编辑

欢迎楼主来讨论
这也让我想到一本书《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就连钱钟书先生也说“文学是倒霉晦气的事业,出息最少,邻近着饥寒,附带了疾病。”
就我的经验 除非是那些商业文人 否则不要说是诗人 就是普通学者 做冷板凳的 辛辛苦苦研究个十几年 有时候连出版的钱都没有 当真令人唏嘘感叹
个人有个人的选择吧
有时候我们累了 伤心了 需要文字来宣泄我们的心情 有时候开心了 也需要文字来记载曾经的美好
总归人也只有一辈子 自己觉得开心就好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沉浸在自己的孤独和伤悲里 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2-10-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一切的终结

评分

参与人数 2魅力 +6 金豆 +1 收起 理由
foranything + 5 表示支持!
洛神香妃 + 1 + 1 最后几分了,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博学啊。
我检索了一下“文学是倒霉晦气的事业,出息最少,邻近着饥寒,附带了疾病。”
看完钱钟书全文,只能是哈哈大笑。反正我也不是文人,也就无所谓了。
月亮升起来,就让它升起来,落下去,就让它落下去吧。跟我无关了。
我是不会将我的心寄挂在月亮上,跟着它起伏升降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3 收起 理由
洛神香妃 + 3 后两句已经有诗的味道了,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如果平静的活一生还真没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2魅力 +8 收起 理由
foranything + 5 表示支持!
洛神香妃 + 3 戴老说得好!最后几分了!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2-10-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妃版主。在你写这篇远离诗歌的同时,你已经又向诗歌靠近了一大步!我说的对吧!

点评

老人家 这篇不是我写的呀 我只是跟帖做了一些评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6 22:02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3 收起 理由
洛神香妃 + 3 最后几分了,那不是俺写的,俺喜欢诗歌!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沂水易士 发表于 2012-10-6 21:48
香妃版主。在你写这篇远离诗歌的同时,你已经又向诗歌靠近了一大步!我说的对吧!

{:soso_e127:} {:soso_e127:} 老人家  这篇不是我写的呀
我只是跟帖做了一些评论

点评

奥!我真是老眼昏花了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06:16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沂水易士 发表于 2012-10-6 21:48
香妃版主。在你写这篇远离诗歌的同时,你已经又向诗歌靠近了一大步!我说的对吧!

我是偶然到这个版块写了几句,我离诗歌很远了,不会再去化时间了。
很多年前听到诗人海子和作家三毛自杀的消息时,就觉得诗与文学不是个好东西。
我有位失去联系多年的同学,忽然找到我,发短信问我写东西吗?
我说,不写啊。青少年时代觉得生活在文学里,但后来发现作家不通世务的也太多了。
学习人生,不见得要跟着作家....作家不见得对人生认识有多深刻。
-----说白了,诗人也好,作家也好,这类人太情绪化,我现在追求一种死水的境界。
用最大的不动情来对待生活。。。。不会有哭天抢地的感情了。。。。

点评

要努力,要勇往直前的前进!不要后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06:59
三毛自杀跟挚爱的离去有关 海子本身就有自杀情结 呵呵 很多不学文学的人也自杀了 只是因为他们不出名 所以没人知道而已 就像我读书的时候 总能听到一些因为小事自杀的同学 他们也没学文学啊 自杀与文学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6 22:52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金豆 +1 收起 理由
洛神香妃 + 2 + 1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惑 发表于 2012-10-6 22:13
我是偶然到这个版块写了几句,我离诗歌很远了,不会再去化时间了。
很多年前听到诗人海子和作家三毛自杀 ...



三毛自杀跟挚爱的离去有关
海子本身就有自杀情结
呵呵
很多不学文学的人也自杀了
只是因为他们不出名 所以没人知道而已
就像我读书的时候
总能听到一些因为小事自杀的同学
他们也没学文学啊
自杀与文学无关
作家也分很多方面的
像古龙是早逝的
金庸状态一直不错
有时候是作家本身的素养和成长环境以及性格决定作品
像张爱玲一生情爱坎坷 所以她的文字带点灰色调
但她走的时候是很平静的 安然的
还提前打电话交代了后事
像林徽因也是很幸福的
李碧华文字凄美哀绝还带着一丝诡异
但她本人生活极为平淡低调。。。。。。
总之不能以偏概全吧 凡事有得有失 阴阳之道而已
@闲行闲吟 闲行大哥出来玩儿{:soso_e122:}  

点评

个人觉得,楼主所要远离的,只是不能给其带来现实物质改善的文字。 可是咧,人生何处不诗词,他本就只是来源于最朴实地感慨、最平常的感悟。 诗经之中,大部份诗句,都只是平常生活的吟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11:36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亦惑 + 2 知道的真多。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2-10-7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洛神香妃 发表于 2012-10-6 22:02
老人家  这篇不是我写的呀
我只是跟帖做了一些评论

奥!我真是老眼昏花了呢?

点评

都怪我前面几楼说的太多 让老先生记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13:31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2-10-7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惑 发表于 2012-10-6 22:13
我是偶然到这个版块写了几句,我离诗歌很远了,不会再去化时间了。
很多年前听到诗人海子和作家三毛自杀 ...

要努力,要勇往直前的前进!不要后退。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5 收起 理由
foranything + 5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2-10-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会说了,诗歌也有很豪放的么,但是豪放的诗人也是很情绪化的对不对?
苏东坡是豪放派,你去看看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试试。

很赞同!

当你悲伤的时候会触景生情 就会写出带有悲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5 收起 理由
foranything + 5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洛神香妃 发表于 2012-10-6 22:52
三毛自杀跟挚爱的离去有关
海子本身就有自杀情结
呵呵

{:soso_e141:}
个人觉得,楼主所要远离的,只是不能给其带来现实物质改善的文字。

可是咧,人生何处不诗词,他本就只是来源于最朴实地感慨、最平常的感悟。

诗经之中,大部份诗句,都只是平常生活的吟哦。“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难道不正是我们平常喊一声:你不懂啊,所以才说我傲骄!诗词也非一定是“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自是人长恨水长东”的无奈、“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艳丽浮华。他也可以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豪壮,“悠然见南山”的隐逸。诗词本身的内涵是足够丰富多采的!

见一叶而不知天下之大者,损失的只是执持一端的人,于天下本身并不能算是损失。

楼主现在的状态,与我一个朋友在四五月间的状态是相似的,当时他也认为诗词无用、学问无用,唯金钱财富才是价值的体现,所有不能牟取钞票的情感都可以不要的。还好,他重构了他的价值体系。

{:soso_e197:}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重新认识之后,也许会走的更远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5 魅力 +8 贡献 +4 金豆 +5 收起 理由
洛神香妃 + 3 + 1 表示支持!
foranything + 15 + 5 + 3 + 5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向来是文史哲不分的,而诗词之中又隐含了多少人生哲学!?

一个人过的快不快乐,不是在于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他什么去对待即将拥有的和已经拥有的

前人的经验是可借鉴的,个人对生活、对社会、对宇宙的认识也得通过前人的积累走向更高远的所在

谨祝好运

点评

hya
我的天哪!!~闲妃真有才,来给姐亲个!!~虽然我木看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14:44
说得太好了 我就知道闲行大哥有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13:32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5 收起 理由
foranything + 5 表示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行闲吟 发表于 2012-10-7 11:36
个人觉得,楼主所要远离的,只是不能给其带来现实物质改善的文字。

可是咧,人生何处 ...

你误解了我的意思,一定要说诗歌无用,诗歌的无用首先在于它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人变得神经质。某种意义上还有害。
比如诗人海子自杀后,有一篇报道,说他曾经自杀过好多次,害得家里人担惊受怕。他父亲甚至被他折腾得受不了,说要自杀一次自杀干净!我没有细读过他的作品,推测也离不开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老套子。自以为不容于世,只好自杀了。害了自己,还害了家人。
诗歌当然也有平和的,但总体文人有文人的价值观和话语特点,像愤世嫉俗之类,似乎都不能免。世人俗不俗另当别论,首先诗人自己就置身于愤世嫉俗的不平当中。这个社会未必伤害诗人,诗人自己首先想象有一个会伤害他的社会,不理解他的群体,然后自己在精神上先就受伤了。
大家熟知的,孟浩然因为“不才明主弃”一句诗惹恼了皇帝断送了前程。孟浩然在写这首诗之前,没有见过皇帝,当然谈不上明主弃。为什么他不知轻重地写这类句子呢?就是因为天天看那些陈腔滥调,一个高人,必然不容于朝廷,不见用于昏君,想象有一个抛弃他的社会。如果不看诗歌,他会有这种感慨吗?
有意思的是柳永,也因为写了一句怀才不遇的牢骚话,皇上不高兴。不求“浮名”,那就继续填你的词好了。柳永真的不好功名吗?未必。关键是他生活在某种文人话语世界,不鄙视一下功名似乎就不是文人似得,说白了,被那种文人语言控制了,也糟蹋了。
至于平时的伤春怨别的才子佳人诗,就更烂了。看多了一个个都成了唐明皇杨玉环。
总之,我还是觉得少看诗歌,脱离开那种话语气氛,让自己的情绪少受影响。
男的呢,不要整天感慨怀才不遇,女的呢,不要常常嗟叹遇人不淑。
顺便说一句,泰戈尔的诗写得很平和,就是一些伤感的诗歌,或许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我们也感受不到过于伤感的情绪。
我相对比较喜欢泰戈尔。

点评

你说的也是的且确的事,稼轩词中也早说过“少年不识愁”“为赋新词强作愁”,但人不会都只是处于这种状态之中,生命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汲取、不断提升、不断升华。看尽人世沧桑“欲说还休”,那情绪是更深刻了。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20:16
时代不同吧 古代的政治制度决定了读书是取仕的重要通道 唐代就曾经有很多人因诗得官 当年白居易就是以一首“离离原上草”打动了主考官 王维也曾经因为一首诗而免罪 我觉得任何事物都好坏兼具吧 至于孟浩然 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13:58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沂水易士 发表于 2012-10-7 06:16
奥!我真是老眼昏花了呢?


都怪我前面几楼说的太多 让老先生记错了{:soso_e120:}

点评

不要往心里拾打这些,我就是好闹玩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14:47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行闲吟 发表于 2012-10-7 11:40
中国向来是文史哲不分的,而诗词之中又隐含了多少人生哲学!?

一个人过的快不快乐,不是在于拥有了什么 ...


说得太好了  我就知道闲行大哥有料{:soso_e122:}

点评

见你@了,只能胡诌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7 20:21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惑 发表于 2012-10-7 12:39
你误解了我的意思,一定要说诗歌无用,诗歌的无用首先在于它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人变得神经质。某种意义上 ...


时代不同吧
古代的政治制度决定了读书是取仕的重要通道
唐代就曾经有很多人因诗得官
当年白居易就是以一首“离离原上草”打动了主考官
王维也曾经因为一首诗而免罪
我觉得任何事物都好坏兼具吧
至于孟浩然 他写“不才明主弃”的时候已经有40岁了
早年不得志倒不是因为写诗
柳永也是因为几次落第才流连于花街柳巷去填词的
柳永死后 全城歌妓年年举办吊柳会纪念他
一代浪子柳永最后留下了一片“杨柳岸晓风残月”供后人遐想无限
落榜的张继也因为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流传千古
当年那些为官的 求名的不免要因为生命的终结而结束了自身的追求
而很多诗人却靠着他们的作品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了他们
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 又有多少幸福可言
很多人不学诗歌照样是焦躁 急功近利 精神压抑 亚健康状态等等
但是诗歌用好了也是可以净化心灵的
我有一个亲戚 生前是语文老师 活了八十八去世的
老人家在世的时候 很乐观知足 退休后和好友一起填词写诗练字  倒也乐得自在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电脑详批生辰八字算命

业务合作

官方服务 代理合作 业务范围 教学培训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自网上收集,分类分享给大家,部分已注明来
源,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观点供
读者参考。 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
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 QQ扫码联系
  • 微信扫码联系
  • 微信扫码联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元亨利贞网

GMT+8, 2024-6-19 22:15 , Processed in 0.124243 second(s), 5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3-2024 China95.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