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在线起卦 | 八字在线排盘  | 玄空飞星 | 在线取名 | 奇门遁甲在线起局 | 紫微斗数排盘 | 梅花易数 | 大六壬 | 金口诀 | 小成图 | 小奇门
首 页 | 奇门排盘 | 电脑简测八字算命 | 在线测姓名 | 奇门遁甲在线排盘专业版 | 详批八字 |  在线周公解梦 | 免费在线算命  | 在线万年历老皇历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查看: 395|回复: 5

[其他] 霍俊明丨变与不变:逆反的异质精神(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4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看李宏伟这首诗的题目“七十二不变”,就呈现和张扬出一种显豁的逆反状态与异质精神。与此同时,“七十二”又明显对应于这首长诗的结构。序诗中蹦跳出来的孙悟空形象以及“次级模仿”“三重叠影”又为这“七十二”加上了互文以及原型辐射的“光晕”与策动力。诗人借助原型的百变形象以及抒情主体的心象,交织成现代人百感交集而又迷离困顿的寓言。实际上如果读过李宏伟的小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同样无时无刻不在突出写作的异质精神,而对他而言诗歌写作同样如此。李宏伟最近出版了一部面貌相当奇特的长篇小说《信天翁要发芽》,采用独幕剧的形式构架起四场表演。我不知道这首长诗《七十二不变》与其长篇小说之间是否存在着天然而隐秘的关系。就像写短篇的小说家日积月累之后总会滑向长篇小说一样,对于有足够的自觉意识的诗人来说也最终会走向长诗写作之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长诗有多么高级或重要,而是在于长诗对写作者的所有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发个红包,表示心意!"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宏伟也必然意识到“史诗”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靠神话、传说、英雄,以及宏大叙事、地方性知识来推动一首长诗的写作也已不再奏效。那么,为什么还要写一首长达四百五十多行的诗歌呢?这难道也是对碎片化写作以及全媒体阅读的一种反讽或逆反吗?一首长诗如何构架是最为关键的,它对应于诗人的文体意识、认知结构、语言自觉甚至整个世界观以及价值体系。从结构上看,《七十二不变》这首长诗十分清晰,正诗由七十二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由两节三行诗构成,序诗和跋诗都由四节三行诗构成。值得注意的是这首长诗并非孙悟空腾云驾雾般的凌空蹈虚之作,而恰恰是借助各种幻变形象、城市浮世绘以及精神寓言直抵人心内里,现代人的荒原、剧场、迷宫几乎无处不在。再有,整首长诗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几十个出口和通道一同打开或交织,“或许是虚构,但在描述时/已安然地就位,坐标纵轴饱满/凌乱了横向厘清的丝线”。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的“原形”“变形”元素一直穿插、渗透在长诗的各个细部,它是解锁时代迷局以及现代性时间的万能钥匙,但是一切又是“不变”的,它们如此荒诞、虚弱、无力,一切都是程序化的现代性驯化之后的异形之物。我们会随时看到一个超负荷的不安分的现代灵魂——前额有三角形的反骨,看到他小心翼翼地“以双脚为触角,学习蜗牛的话术”之外的对峙、分裂、忧郁、孤独以及愤怒。但是,他的愤怒以及孤独是无声的,更像是“去牙之象”或“不啼之鸟”,更像是五百年的大山一直压在身上。他只是一次次拿着语言的魔术棒或长矛指挥那些角色张张嘴、做做动作和夸张的表情。看到他在一个个场景和物件那里随意游荡又没有任何可以安栖之所,看到他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内里处处都有精神之重,想要推卸又于良知不忍,于是就有了大量的自白、诘问、犹疑,于是有噩梦、迷梦、白日梦以及梦中梦,于是有长歌、短啸,有夜歌、狂歌、哀歌以及奏鸣曲,于是有了重金属的打击以及皮鞭蘸水般的抽打。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巧、反讽、戏谑、自嘲成为整首长诗的情感基调。在探究真相以及事实的途中,诗人一直保有着个人化的现实想象力以及求真意志。在大开大合、腾挪跳跃中,又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种下无限套环的诱惑”。整个长诗读下来令人酣畅淋漓,又不会坠入无厘头的深度隐喻的迷障之中。整首长诗也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万能装置,里面可以随机存储或提取诗人想要的任何东西,这使得长诗的容载量大大提升,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转化为了历史、现实以及人性的隐喻,一个小小的切口却有凛凛飓风喷发、盘卷而出。整首长诗的细节、场景、意象都处于纷繁的变动与转化之中,这是“变”;而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孙悟空的叙述者,则一直在分身、游走、重压、淬炼和“修行”中保持着“不变”的处境,也保留了最后一丝异质的逆反精神。这一“不变”正是现代性牢笼,正是困厄迷离的存在之城中毫无个性可言的个体烟火世界,一个神通广大的三头六臂的悟空也只能去了两头四臂成为凡夫俗子——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仿若西来剃刀,去了两头四臂一人紧踩玻璃碴铺就的本路完整了分内的爱情、友情、真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4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篇评论中,霍俊明通过分析李宏伟的诗作《七十二不变》表达了对其创作风格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评论指出,这首长诗通过题目就揭示出一种逆反和异质的精神,与诗作结构中的“七十二”形成呼应。这种对称关系不仅在内容上与孙悟空这一原型形象产生交错,还在形式上通过“次级模仿”和“三重叠影”增添了复杂性和深度。

霍俊明提到李宏伟擅长在作品中突出异质精神,这一点在他的小说《信天翁要发芽》中同样可见,这本小说通过独幕剧的形式展示了四场戏剧表演。这种风格显示出李宏伟在不同文体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同时在每个文体中都保持了一贯的创新与探索。

评论进一步探讨了诗歌创作中的挑战,特别是长诗对于写作者能力的高要求。霍俊明认为,当一个诗人发展到某一阶段时,自然会倾向于尝试长诗创作,因为它不仅考验诗人的才华,也要求其在结构、主题和情感表达上达到更高的统一和完备。这种对长诗的探索并不是追求形式上的高级,而是个人创作能力的全面体现。

总体而言,霍俊明在评论中给予了李宏伟作品高度评价,认为其在小说和诗歌创作中均展现了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艺术思考。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电脑详批生辰八字算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元亨利贞网

GMT+8, 2025-4-7 07:39 , Processed in 0.04391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3-2025 China95.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