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在线起卦 | 八字在线排盘  | 玄空飞星 | 在线取名 | 奇门遁甲在线起局 | 紫微斗数排盘 | 梅花易数 | 大六壬 | 金口诀 | 小成图 | 小奇门
首 页 | 奇门排盘 | 电脑简测八字算命 | 在线测姓名 | 奇门遁甲在线排盘专业版 | 详批八字 |  在线周公解梦 | 免费在线算命  | 在线万年历老皇历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楼主: 易明轩主人

[交流] 请教无因山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4-4-2 12:26
搜了一下,网上版本是“何必”,晚生看到的版本是“贺苦来”,原文如下

          方才去洗澡,搓澡时躺在按摩床上想起来了,--------这是当年马季和于世猷合说的,那时还没有唐杰忠呢。大概是1961-----1962年吧。当时流行的段子有《一条街》、《昨天》、《牵牛记》、《妙语惊人》、《美名远扬》等,小段有《打电话》。那时虽然吃饭要粮票,还没有流行尼龙袜子,但茅台才三元五一瓶(凭票),四两米饭加一碗豆腐脑一角五分钱,六必居的《八宝瓜》一小篓才一元钱。我从北京带回来,我爸爸特别高兴,逢人就夸我孝顺。------可惜,这些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点评

晚生岁数小,很多段子都记不得了,后来听过这个段子是德外文化站的杨老先生说的,所以知道,晚生查过,网上无杨老先生名字,可能是这个原因,何苦来、何必不一样了 《昨天》,《牵牛记》好像是常家的,常宝霆?捧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 19:06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因山人 于 2014-4-2 19:07 编辑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4-4-2 17:13
方才去洗澡,搓澡时躺在按摩床上想起来了,--------这是当年马季和于世猷合说的,那时还没有唐 ...


晚生岁数小,很多段子都记不得了,后来听过这个段子是德外文化站的杨老先生说的,所以知道,晚生查过,网上无杨老先生名字,可能是这个原因,何苦来、何必不一样了
《昨天》,《牵牛记》好像是常家的,常宝霆?捧哏的是应当是白全福,《打电话》没记错的话马季的,其它的就不知道了,听到的话没准能想起来。好像还有《唱堂会》,刘宝瑞的,刘宝瑞单活儿多,对口作品不多见,所以记得。不对,刘宝瑞是《找堂会》,《唱堂会》常宝华白全福?就是那个蒙人唱堂会实际上是过堂的那个,不知道名字是不是记错了,老人家是否记得这个段子。

点评

《昨天》的作者是常宝华(老四),那时在“海政文工团”。演出录音也是常宝华,量活的是谁忘记了,但绝不是白全福。 《牵牛记》是孙玉奎写的,北京“青曲”的赵振铎和赵世忠说的。 《找堂会》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 21:02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4-4-2 19:06
晚生岁数小,很多段子都记不得了,后来听过这个段子是德外文化站的杨老先生说的,所以知道,晚生查过, ...

       《昨天》的作者是常宝华(老四),那时在“海政文工团”。演出录音也是常宝华,量活的是谁忘记了,但绝不是白全福。
     《牵牛记》是孙玉奎写的,北京“青曲”的赵振铎和赵世忠说的。
     《找堂会》有两个版本:早些的是刘宝瑞和郭全宝,改革开放后是马季和赵世忠。那时赵振铎已经英年早逝。
     《美名远扬》是苏文茂和朱相臣和说。还有《论捧逗》也是他俩的。
      常宝霆和白全福主要是“柳活”。但学京剧不如侯宝林,学越剧不如刘文亨,唯学京韵最妙-----学白派(白云鹏)、刘派(刘宝全)、张派(张小轩)最佳。常宝霆为常家三代中相貌最佳者。

点评

论捧逗记忆如新,苏文茂老先生是晚生喜欢的前辈,还有就是他说的《胡批三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 21:09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4-4-2 21:02
《昨天》的作者是常宝华(老四),那时在“海政文工团”。演出录音也是常宝华,量活的是谁忘记了 ...

论捧逗记忆如新,苏文茂老先生是晚生喜欢的前辈,还有就是他说的《胡批三国》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搜了一下,《找堂会》马季刘宝瑞说过,网上有这一段视频,动画的,可能是很多人都说过吧

点评

苏文茂最把杆儿的活是《文章会》,其次才是《批三国》。 《找堂会》也叫《豆腐堂会》,是怯口类的基本活,几乎每个学徒时必须学的,所以,多数演员都常使,属保留节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 21:21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4-4-2 21:12
刚搜了一下,《找堂会》马季刘宝瑞说过,网上有这一段视频,动画的,可能是很多人都说过吧

         苏文茂最把杆儿的活是《文章会》,其次才是《批三国》。
     《找堂会》也叫《豆腐堂会》,是怯口类的基本活,几乎每个学徒时必须学的,所以,多数演员都常使,属保留节目。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会》知道,但没听过苏老先生的,听过马志明,还有郭德纲的

点评

《文章会》这类文活,不适合马家的人表演。此活比较“温”,属于“蔫”包袱,要求的是“回味”,不是当时“见响”,演员要有文人之范儿。在穷酸中蕴含幽默,这才是《文章会》的灵魂所在。假如在吹嘘和夸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 22:05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4-4-2 15:42
噢——,玩,翻脸
说无因翻脸你没资格:无因陪你玩过两下,无来由你帮无因找到失散五十多年的妹妹,原因 ...

你跟我爹一般年纪,不要再为些些小事生气了,容易伤身体了。以前是我不对,造作口业即伤害了你,又害了自己,都是我的罪过。请你原谅。
早睡,晚安。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4-4-2 21:29
《文章会》知道,但没听过苏老先生的,听过马志明,还有郭德纲的

          《文章会》这类文活,不适合马家的人表演。此活比较“温”,属于“蔫”包袱,要求的是“回味”,不是当时“见响”,演员要有文人之范儿。在穷酸中蕴含幽默,这才是《文章会》的灵魂所在。假如在吹嘘和夸张上突出,就失去了此活的价值,所以,马家人不适合此活,只适合《开粥厂》、《夸住宅》、《今晚十点钟开始》之类的活。至于郭德纲,就更不适合此类活了,他的相貌就不属于读书人。喝大碗茶的是喝不惯龙井的。

点评

的确如此,文活儿苏先生当是最佳,赵振铎先生稍逊一筹,八十年代初在西单看过赵先生作品,感觉没有苏先生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 22:24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4-4-2 22:05
《文章会》这类文活,不适合马家的人表演。此活比较“温”,属于“蔫”包袱,要求的是“回味” ...

的确如此,文活儿苏先生当是最佳,赵振铎先生稍逊一筹,八十年代初在西单看过赵先生作品,感觉没有苏先生稳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郭德纲,前辈自是比不了,后辈杰出人物也是层出不穷,但不能否认他新时期的作用

点评

郭德纲是一员“将”,不是帅。相声界-----尤其是天津的,对他抵制一是因为他对师父杨志刚及杨志光的大不敬,欺师灭祖,不得已又拜侯跃文,以求有个门户。二是他名字的“德”字犯忌,与祖宗辈焦德海、周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 23:09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4-4-2 22:26
至于郭德纲,前辈自是比不了,后辈杰出人物也是层出不穷,但不能否认他新时期的作用

          郭德纲是一员“将”,不是帅。相声界-----尤其是天津的,对他抵制一是因为他对师父杨志刚及杨志光的大不敬,欺师灭祖,不得已又拜侯跃文,以求有个门户。二是他名字的“德”字犯忌,与祖宗辈焦德海、周德山等八德并列了。三是“掠叶子”,不经师传,谁的活都敢使、敢改。四是有些人纯属妒忌,特别是官方相声界的几位。
     我对他的评价是1,有独创性,2,继承并保护了传统演出方式,3,技术全面,是一员大将。但格调不高。4,人品不佳,没有艺德。
      结论:属于“**”,可用,但有害。

点评

前几年郭德纲与师父杨志刚对簿公堂,或多或少,还有很多人为郭德纲辩解,“打油诗”惹怒北京台,这时候“纲迷”“钢丝”一下子跑了大半,不知道其它电视台再闹翻了会怎么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3 08:39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4-4-2 23:09
郭德纲是一员“将”,不是帅。相声界-----尤其是天津的,对他抵制一是因为他对师父杨志刚及杨 ...

前几年郭德纲与师父杨志刚对簿公堂,或多或少,还有很多人为郭德纲辩解,“打油诗”惹怒北京台,这时候“纲迷”“钢丝”一下子跑了大半,不知道其它电视台再闹翻了会怎么样

点评

过去,老先生讲:“有能耐又有人缘儿,吃一等饭;有能耐没人缘儿,吃二等饭。”到了六十年代,相声界共传了七代,没有出现一个像郭某这种三字经横念的艺人。他是借了改革开放的利,若在六十年代之前,不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3 10:54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因山人 发表于 2014-4-3 08:39
前几年郭德纲与师父杨志刚对簿公堂,或多或少,还有很多人为郭德纲辩解,“打油诗”惹怒北京台,这时候“ ...

         过去,老先生讲:“有能耐又有人缘儿,吃一等饭;有能耐没人缘儿,吃二等饭。”到了六十年代,相声界共传了七代,没有出现一个像郭某这种三字经横念的艺人。他是借了改革开放的利,若在六十年代之前,不会有他的出路------搭班连穴没人要他;自己挑班儿没人跟他;画锅撂地到处撵他,进园子听别人的活,也不会允许的。艺人必须先有做人之德,再修做艺之德。本身无德岂能在台上说教别人?即使现在,估计也不会有好结果的------狂傲者必自毁。不会太久了。

点评

必须先有做人之德 老人家此语极是,羞杀一帮因信仰“才能行善”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3 11:51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4-4-3 10:54
过去,老先生讲:“有能耐又有人缘儿,吃一等饭;有能耐没人缘儿,吃二等饭。”到了六十年代, ...

必须先有做人之德
老人家此语极是,羞杀一帮因信仰“才能行善”者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泥鸿爪,此贴果断留名。上面两位让人钦佩。“德”一字缺失久矣!闻戴老风气 似有古人风范。每每听爷爷讲私塾的事,总是神往。一个汉字可以用一首诗来描绘笔画。可惜老人家年纪大了,记不得太多。传统的优秀东西到底失传了多少啊?看看90后,有时候真的很迷惑,但他们有如此的贴近现实而且越发的强大起来。

点评

传统的东西并非全是永存的。有些东西,尽管千方百计的保护,最终也会消失。有些东西,无论怎样禁止,也不会消失。能存在的,就必然有存在的道理。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4 21:30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_米 发表于 2014-4-4 21:09
雪泥鸿爪,此贴果断留名。上面两位让人钦佩。“德”一字缺失久矣!闻戴老风气 似有古人风范。每每听爷爷讲 ...

         传统的东西并非全是永存的。有些东西,尽管千方百计的保护,最终也会消失。有些东西,无论怎样禁止,也不会消失。能存在的,就必然有存在的道理。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明轩主人 发表于 2014-4-4 21:30
传统的东西并非全是永存的。有些东西,尽管千方百计的保护,最终也会消失。有些东西,无论怎样 ...

进 化 论 所 言:适 者 生 存,优 胜 劣 汰。 我只认同  前半句。太  优秀的 和 太 劣态的,终 会被 淘 汰。中  庸才是长  久 之道。可惜了 那些曾经很优秀的   传 统。

点评

不要忘记-----有进化论,就有退化论。有生就有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4 23:04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_米 发表于 2014-4-4 21:52
进 化 论 所 言:适 者 生 存,优 胜 劣 汰。 我只认同  前半句。太  优秀的 和 太 劣态的,终 会被 淘  ...

          不要忘记-----有进化论,就有退化论。有生就有死。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4-4-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炳智 于 2014-4-5 05:45 编辑

俺也来凑热闹:

故事俺明白,相声也爱说。
无因或为逗,捧哏是宸滔。
戴老当评委,二米乐呵呵。
偶尔打酱油,偶尔论诗歌。
有时釜中水,不沸也开锅。
一辩一有趣,再辩境界高。
情版发展快,包涵心多多。

点评

现成笑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属无奈。王良,贱工也,安能与赵宠乘,增笑料耳------------引路人皆贱工,是故,退化之论大行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0 19:44
这瓶酱油味道不错,满口余香,耐人回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5 00:00
和尚半夜不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4 23:26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6 贡献 +2 金豆 +1 收起 理由
兰竹 + 6 + 2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电脑详批生辰八字算命

业务合作

官方服务 代理合作 业务范围 教学培训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自网上收集,分类分享给大家,部分已注明来
源,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观点供
读者参考。 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
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 QQ扫码联系
  • 微信扫码联系
  • 微信扫码联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元亨利贞网

GMT+8, 2024-6-15 08:37 , Processed in 0.05807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3-2024 China95.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