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通篇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无能生有。看似比较玄妙空洞,实际上正是祖先的智慧。我们常说的无私无畏,无欲则刚等等,不就是无能“生”有吗?一个人想做一件事、实现一个目的、达到自己人生的理想,即使所谓的富二代,他也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啊,他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也要从头做起吗?难道某人说他的小目标是先赚它一个亿,说完就能赚到?他也要从一分都没有赚开始,到实现这个目标为止。所以说无才能生有,真的是大智慧啊。非要拿自己的现状跟别人去比,把别人的目标当成自己的欲望,就会产生自卑了。
大,在道德经里也是无的意思,无才能够成为“最大”。任何道理都没有无的概念大。穷则思变,穷也是无的意思。作为人性来说,满足感往往让“穷”的思想变成惰性。时间和空间在不断变化,时代不停的前进,所以跟时间连续性来比的话自己是永远“穷”着的。也就是永远处在无的状态。人性喜欢与时间纵向比,以前我什么样,现在什么样,很少横向比,也就是跟时间和时代比。人性都是喜欢有成就感的。成就只能用来激励当人想要放弃的时候,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许就是当人类自身发现人性弱点的时候用来克服的办法。所以要想“富”只能时刻让自己处在“穷”的状态,只有永远的“穷”,没有永远的“富”。那些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如梦和珍惜现在的观点,虽然也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却不知自然的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就是规律!
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发现了人和自然之间道理相通的玄妙之处,因此留下了《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其中无能生有这个哲学命题我认为是此书八十一章里的核心思想。第七章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我的生意经就是,让利于人,则人利我,让利予人,则人敬我,我无利害,则人人与我和之!我不生产古董,我只是古董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