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在线起卦 | 八字在线排盘  | 玄空飞星 | 在线取名 | 奇门遁甲在线起局 | 紫微斗数排盘 | 梅花易数 | 大六壬 | 金口诀 | 小成图 | 小奇门
首 页 | 奇门排盘 | 电脑简测八字算命 | 在线测姓名 | 奇门遁甲在线排盘专业版 | 详批八字 |  在线周公解梦 | 免费在线算命  | 在线万年历老皇历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查看: 459|回复: 5

[其他] 一个人混到最后,一个朋友也没有,往往说明了三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戏骨陈道明,在娱乐圈几十年很少参加聚会,除了拍戏,也几乎不在公众活动中露面。



有人劝他交际应酬,陈道明都一一拒绝,他并不看重名利,大多数时候,他会一个人待在家里,读书、作画、弹琴、做手工......







独来独往,是陈道明的生活常态。



真正强大的人都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不流俗,不盲从。



当一个人混到最后,选择远离人群,沉浸在自己的独处中,并非冷漠无情,而是活出了更强大、更真实的自我。
"发个红包,表示心意!"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享受独处,与无用的社交断舍离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



“我喜欢一个人独处,并不是故意脱群,而是一个人真的很舒服,也并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与人逢场作戏的兴趣。”



独处并非孤独,而是一种能力。


混到最后,一个朋友也没有的人,也许只是不想盲目合群、费力去迎合他人,而是享受与自己相处。



贾平凹在《敲门》一文的开篇写道:



“有人问我最怕什么?我答:敲门声。”



文章中提到,贾平凹曾经也很爱交朋友,一听到敲门声便会立马跑去开门,然而每次来找他的人,都掺杂着各种各样的目的。



有人让他写条幅送上级领导,有人是举办堂会请他去捧场,还有的仅仅因为太闲找他解闷。



成名后,贾平凹更是频频被敲门声打扰,耽误了手头的创作。心中郁闷烦躁不已的他,在家中都不敢轻易发出声响,好制造不在家的假象。



后来,他决定不再浪费时间在应酬上,没有提前预约,坚决不开门。



果断与无用的社交断舍离后,生活清净了不少,也更能专心于读书和创作。



正如余华说过的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真正有智慧的人,早就戒掉了无效社交,他们深知,无价值的社交活动,只会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不舒服的关系,当断;消耗你的人,当舍;无效的社交,当离。



《樵夫与牧羊人》的故事,广为人知。



樵夫上山砍柴,途中偶遇了牧羊人,牧羊人安排好羊群吃草后,便拉着樵夫聊天,樵夫见牧羊人十分热情,只好将砍柴的事搁置一旁,二人愉快地聊了一天。



转眼间夕阳西下,牧羊人载着吃饱的羊群,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而樵夫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一整天都未能砍下一根柴火,不仅空手而归,还成为了邻里间的笑话: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生活中,不乏和樵夫一样的人,为了所谓人脉、关系,整日忙前忙后应酬,然而忘却了自己原本的道路和追求。



苦于人情世故,不如自在独行。



人生短暂,我们应当学会精简自己的社交圈,远离那些无意义的交往与不必要的人。



童话绘本《阿狸 • 永远站》里说:



“人这一生,会遇到 8263563 人,大部分人只是打个招呼,还有的仅仅熟悉而已,最终,他们都会失散在人海。”



人生聚散无常,也许前一刻的相聚欢笑,转瞬便成为人海中的各自安好,能留到最后的,唯有自己。



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懂得享受孤独,保留更多的精力,在一个人的时光里丰盈自我。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离人群,学会给自己的心灵减负



很认同一句话:离人群越近,离自己就越远。



生活中,大多数情绪起伏、焦虑内耗的根源,其实都发生在与人相处的时候。



人与人之间比较得越多,心灵的包袱便愈发沉重,唯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实现心灵减负。

作家陈忠实说:



“我一离开都市的喧嚣,回到故乡的绿原,心灵就会沉静下来。”



陈忠实44岁那年,在陕西作家协会工作,与路遥是同事。



陈忠实的前半生获得过很多奖项,却没有写过一篇长篇小说,而小他7岁的路遥已经凭借《人生》一炮而红。



无数人质疑他徒有虚名,根本没有真正的才华,写不出长篇小说,面对质疑甚至诋毁,他陷入了深深的情绪内耗。



后来,他主动辞去了作协的工作,提着包裹,回到了乡下的祖屋找寻创作灵感。



陈忠实的祖屋在白鹿原的北坡,他从小便在这里吹着刺啦啦的西北风长大。



为了创作,陈忠实一头扎进了阅读中,困了就躺下睡觉,饿了便吃馒头拌咸菜。



长达五年多的时间,他几乎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屏蔽了外界一切声音。



而在这段独处的日子里,他渐渐将外界的喧嚣与创作的急切抛之脑后,心灵得以真正地沉静下来,归于平和。



五年后,他带着震惊文坛的《白鹿原》回归文坛,一举成名。



成名后的陈忠实也很爱清静,后来有同事回忆称:



“他不爱交朋友,连办公室都不怎么去,总是躲到工作室写东西。”



一个人越懂得独处,就越能出众。



陈忠实选择远离人群,是为了告别内心的纷扰,成就更完善的自我。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说过:



“一个人在全身心投入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这一过程常常需要独自面对。”



人生本质上是一场孤独的自我修行,相较于在迎合与喧嚣中耗损自我,不如毅然离群索居,潜心雕琢。



唯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方能在岁月的磨砺中熠熠生辉。



董宇辉在透露近况时,也曾提到:



“我的快乐就是远离人群,越远离人群,就越快乐。”



一个人最为自在的时刻,莫过于独处之时,无需顾忌他人的情绪,也不必费心揣测他人的心思。



那些独来独往的人,宁可面临孤独,也不盲目合流,他们更能在纷繁的人情世故中保持自我。



而当你历经了所有的清冷与乏味,终将拥抱自在而充实的人生。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自洽,修炼出强大而沉稳的内心



前段时间,一位86岁,远离儿女,丧偶独居的上海奶奶火了,她豁达、从容的生活态度被网友誉为“清醒奶奶”。



原本朱锦沁奶奶与老伴互相照顾,几年前,她的老伴去世,儿女们想将母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她却拒绝称:



“多一个陌生人,我都特别不习惯,一个人住多好,我做什么都是自由的。”



于是,她独自住进了女儿位于上海郊区的一套房子,远离喧闹,过上了独居的晚年生活。



很多人习惯把“独居”和“孤独”划等号,但朱奶奶却十分享受这种状态。



朱奶奶认为,独居并非与世隔绝,而是为自己保留一个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认真取悦自己。



制作美食、浇花种树、对着墙壁打乒乓球......朱奶奶每天的生活非常充实,她将每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日子,都经营得热闹非凡。



大家所熟知的互联网平台,她也基本上都有账号,看新闻、发评论、看视频、购物、游戏......样样精通。



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中,朱奶奶分享了自己对待身后事的态度:



“我一旦病重或者有意外的话,绝对不要抢救,不行了就走了,拉倒呗。”



她的独立、自洽和看淡生死的坦然,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诚然,一个人的内心足够有力量,便无需在人群中盲目追随他人的脚步,也便无需依赖他人治愈生活中的创伤。



真正能够让灵魂充盈的,不是任何人的关注或赞美,而是凡事向内求,做到精神自洽。

马德曾说: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渴望有一段独处的时光,用以拂去心灵的尘埃、整理纷扰的情绪。



心灵和胃一样,需要休息和复原,而独处正是心灵得以滋养与疗愈的最佳方式。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从来不畏惧远离人群,反而能在独处中,捕捉到生活中细微的美好,享受更为深刻与纯粹的幸福感。



很喜欢杨绛的一句话:



“当你见过四季,看过风云,才发现你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是美景;



当你见过世界,看过众生,才发现你内心的勇敢和自信才是世面。”



人生,就是一场迎来送往的过程,到了一定年纪,孤独是宿命。



有些旅程注定孤独前行,某些心事唯有自我倾诉,自渡自愈,我们的人生才会走得更加安稳。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将孤独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种:平庸者知道孤独,无法走出孤独;



第二种:上进者甘于孤独,品味孤独;



第三种:优秀者勇于孤独,超越孤独。



而陈道明,正是在独处中,达到了孤独最高境界的人。



正如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人心一乱,一切就乱了。最好的生活方式,是甘于寂寞,不拘泥于名利。”



与其害怕孤独,抗拒孤独,不如学会享受孤独。



愿我们在历经孤独的洗礼后,都能懂得与自我对话,在自悦自洽之间,安顿好一个人的时光。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时候一个人选择独处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朋友或社交能力差。陈道明的生活方式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 **自我认知与选择**:他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被名利所驱动,而是追求内在的满足和成长。

2. **情感独立**:能够在孤独中找到充实,表明他拥有强烈的内心力量,不依赖外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3. **专注热爱**:投入于读书、作画、弹琴等活动,体现了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追求个人兴趣中获得的快乐。

这样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一种内在的平和与从容,这种选择是基于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电脑详批生辰八字算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元亨利贞网

GMT+8, 2025-4-5 22:40 , Processed in 0.03903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3-2025 China95.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